1. 首页 > 星座屋 > 文章页面

明朝有名的历史人物?大明开国元勋中,有哪几位人堪称五虎上将呢(明朝出名大臣)

okx

币安 Binance,注册即可获得100 USDT的交易费用返还

全球交易量最高的加密资产交易平台,买比特币就上币安!

APP下载   官网注册
大明开国元勋中,三个谋士能顶一个诸葛亮,哪几位堪称五虎上将

本文目录

对着衣衫不整的朱元璋高呼万岁,这个算命先生结局如何大明开国元勋中,有哪几位人堪称五虎上将呢发生在明朝(1368--1644)的有趣事情

这个算命先生虽然朱元璋后来去找过他,但是他早就杳无音信了。历史上也没有明确记载这个算命先生的去向,所以他的结局应该只是跟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着。

话说朱元璋当时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意义,每天只知道在那个固定的地方拿着个破碗去乞求别人赏一口饭吃,或者是挨家挨户地讨饭吃讨水喝,早就没了尊严和自信。但是巧就巧在有一次朱元璋遇到了一个算命先生,而且还是个名气不小的算命先生,对于看面相、算八字和算命格他都没有失误过。因此,朱元璋就打算让这个算命先生给自己算算命。

大明开国元勋中,三个谋士能顶一个诸葛亮,哪几位堪称五虎上将

这个算命先生让朱元璋写下一个字,但是朱元璋从小家里生活就很贫苦,哪里有机会学习。因此朱元璋想了半天,就在算命先生摆摊的桌子上写了一个“帛”字。算命先生先是看了看这个字,推敲又推敲,然后他又仔细地看了下朱元璋的面相。算命先生立马脸色大变,立马跪在了朱元璋的面前,并且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算命先生此举可谓是吓到了朱元璋,因为在古代对着皇帝以外的人下跪和喊“万岁”都是要被杀头的。

后来算命先生解释道这个“帛”字可不简单,这是皇帝的“皇”和“帝”分别取上下两部分组合出来的,这意味着朱元璋以后会成为九五之尊。他后来又看了朱元璋的面相,才更加确定了朱元璋以后会有皇帝的命格。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了解了,那就是朱元璋借着自己的岳父郭子兴和儿时玩伴的帮助开始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后来又不断四处征讨,南征北战,这才打下了明朝这个屹立两百多年不倒的江山。而朱元璋后来想起这个给了自己信心的算命先生,想去自己当年遇见他的地方找找他,只是算命先生早就走了,没有任何踪迹。

前有诸葛亮,后有刘伯温。这是一句根据演义小说来的俗语,但是正史中的刘基刘伯温,却是个一本正经的饱学鸿儒,是不搞什么打卦算命之类的旁门左道的。要是真比历史贡献,刘伯温无疑要远胜诸葛亮,因为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出谋划策,打下了江山,恢复了汉官威仪,而诸葛亮鞠躬尽瘁劳碌半生,基本把季汉家底打空了,也没有恢复大汉江山。

可是反过来说,刘伯温在大明朝廷的地位却又远不如诸葛亮:诸葛亮是大汉丞相兼司隶校尉、领益州牧、武乡侯,而刘伯温却只是御史中丞、诚意伯,每天战战兢兢过日子,最后死得不明不白——据说是朱元璋放任胡惟庸,把刘伯温毒死了。

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大明开国元勋中,三位谋士的谋略和地位相加,可以跟诸葛亮相提并论,同时,大明也不缺乏名将勇将甚至帅才,要从大明开国将帅中评选出五虎上将,还真有些难度——武勇和功绩超过季汉五虎上将、可以入选的人太多了。

朱元璋身边三位重要谋士,是否胜过诸葛亮一筹?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学士朱升这短短九个字,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却不比诸葛亮的隆中对和毛玠的“奉天子以令不臣”小。

也正是靠着这九个字,朱元璋稳扎稳打,小步快走,在不引起元朝过度重视的情况下闷声发大财。积攒够足够的资本后,朱元璋亮出宝剑,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然后在与元军的角逐中最终胜出,建立了“远迈汉唐”的大明帝国。

朱升替朱元璋制定了战略方针,这个方针是需要有人执行的,这时候就看出李善长的作用了:“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

读者诸君看《明史》对李善长的评语很眼熟吧?眼熟就对了,因为《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语,就跟这段话差不多,只不过李善长的作用好像更大一些。

如果说谁是大明帝国的萧何,那么这个人不是刘伯温,而是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韩国公李善长。

刘伯温的作用,似乎更像陈平——比张良好像稍微逊色一些,因为张良跟主公的关系更密切,而且结局也更好。

李善长每年的禄米是四千石,刘伯温只有二百四十石,那还是因为刘伯温只是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跟李善长的地位,差得很远呢。

刘伯温的功绩就不用提了,这一点读者诸君知道的更清楚。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朱升李善长刘伯温三个人加起来,是不是比诸葛亮更胜一筹?

徐达常遇春傅友德的武功和战绩,能否胜过关羽张飞和赵云?

要是评选大明开国五虎上将,有两个人是不需要争论的,那就是大明名将双子星徐达常遇春,这两个人比起关羽张飞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是时称名将,必推达、遇春。两人才勇相类,皆太祖所倚重。遇春剽疾敢深入,而达尤长于谋略。遇春下城邑不能无诛僇,达所至不扰,即获壮士与谍,结以恩义,俾为己用。由此多乐附大将军者。”

刘备称帝后不设大将军大司马一职,那是因为他认为这个位置只能属于威震华夏的关羽关云长,所以马超只能当骠骑将军,张飞只能做车骑将军兼司隶校尉,这二位都没有挂名大司马。

徐达徐天德“长身高颧,刚毅武勇”,相貌上应该不输于关羽关云长,而徐达的功绩,那可比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要大的多了。像水淹七军那样的歼灭战,徐达至少打过五次,连一向不怎么喜欢夸人的朱元璋,也挑不出徐达的毛病:“太祖谕诸将御军持重有纪律,战胜攻取得为将之体者,莫如大将军达。”“帝尝称之曰: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

徐达战功(或许还有人品)比关羽毫不逊色,常遇春则可能比张飞还勇猛:“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沉鸷果敢,善抚士卒,摧锋陷阵,未尝败北。”

常遇春一生未逢一败,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其勇悍程度,似乎更在张飞张益德之上。

大明开国五虎上将,徐达常遇春占去了两个名额,还有一个虎威将军赵子龙的名分,也只能加在一个人头上: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救阿斗,那是演义小说,傅友德七战七捷横扫北元,则是正史记载。

傅友德比赵云更受重视:“太祖制《平西蜀文》,盛称友德功为第一”。傅友德的官职爵位也比赵云高,一开始是食禄一千五百石的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同知大都督府事、颍川侯,后来更是进位食禄三千石的颖国公。

但是傅友德也比赵云不幸:赵云两次当众顶撞刘备,刘备不管生不生气,都不批评赵云。傅友德想多要点田地(估计是跟王翦学的),但是他忘了朱元璋不是秦始皇,一向比较“节俭”的朱元璋急眼了:“禄赐不薄矣,复侵民利何居?尔不闻公仪休事耶?”

朱元璋逼死了傅友德父子,这事儿做得不漂亮,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国难思良将,又追封傅友德为丽江王,谥号“武靖”。

现在问题来了:大明开国名将如云,五虎上将剩下的两个名额给谁?

大明开国,名将如云,可能随便拉出一个来,就能胜过五虎上将、五子良将和江表十二虎臣,优中选优,这五虎上将剩下的两个名额给谁呢?咱们按照《明史》给大明武将的排序,有以下几个人有资格入选: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冯胜、廖永忠、康茂才、丁德兴、耿炳文郭英、华云龙、朱亮祖、周德兴、蓝玉……至少有二三十位封公封侯的名将,都应该名垂青史。

菜酒而已

某儒官要乘马出去迎候上司,碰巧有人来拜访,儒官关照妻子说:“待以菜酒而已。”

自己匆匆赶路去了。

妻子想来想去也不懂“而已”是何物,就去询问婢女奴仆,大家一商量,认为“已”是“尾”字,正好家中有只大羊,就宰羊备酒待客。

儒官办完事回家听妻子一说,急得直叹气,竟为此事愁闷了好久。后来,每逢出门,就总要关照妻:“今天如再有客人来,只用‘菜酒’,切不可再用‘而已’。”

落山落水

有个教师不学无术。有客从京城回来,到学馆中拜访他。

一个学生拿了书去问“晋”字,教师不识,但碍于面子,便推托待客离去再问,还拿起红笔在“晋”字旁点了个记号。

一会,又一个学生来问“卫”字,教师又用红笔把“卫”字圈了起来,以同样理由推托。

这学生刚走,第三个学生又来问“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的“乐”字,这教师随口说:“读作‘落’便罢了。”

学生走了,教师问客人:“京城有什么新闻吗?”

客人说:“有啊!我出京师时,只见晋文公被戳一枪,卫灵公被红巾围住。”

这教师忙问:“不知这二公的部下怎样了?”客人笑着说:

“落山的落山,落水的落水。”

因梦争吵

有个贫穷的读书人做梦拾到300两银子,醒来对妻子说:“如果真的拾到,我就要用100两买屋,100两买田,再用100两娶回两个小老婆,那时多么快乐啊?”

妻子大骂道:“只能穷死你、冻死你!才有些钱就想讨小老婆了!”夫妻两人争吵不已,竟在床上大打出手。

左邻右舍闻声急来劝解,问明争吵原因后,都哄然大笑:“幸亏是梦!如果你家真有钱讨小老婆,岂非要打出人命案子,连累我们吗?”

五十犹痴

有个乡民做了官府的差吏,向老前辈请教刑法条文。老前辈便介绍笞、杖、徙流各种刑罚:“用小荆条鞭打,从10到50称谓‘笞’;用大荆棍敲打,从60到100称谓‘杖’”

乡民大为惊讶,叫道:“我不相信,难道年龄到了50还是痴(与“笞”谐音)呆不懂事吗?”

疟疾小诗

金陵陈全发疟疾病,自己写了一首打油诗描写病况,十分惹人发笑:“冷来时冷得在冰凌上卧,热来时热得在蒸笼里坐,疼时节疼得天灵破,颤时节颤得牙关挫,只被你害杀人也么歌,只被你害杀人也么歌,真个是寒来暑往人难过!”

一跃龙门

有个读书人摆渡,不小心失足落水。别人慌忙把他救起,他浑身水淋淋,却诗兴大发,

吟诗一首道:“刚踏船头忽摆开,天公为我洗尘埃;时人只道归东海,一跃龙门便转来。”

着甚来由

两人踢球,不小心踢到某读书人的头上,被踢者向官府告发,两人被官府捉去重重鞭打了40下屁股。他们的供词是:“饱食无事,闲哄闲游;不务正业,学踢气球。起自小人之足,误犯君子之头,当官痛责四十,算来着甚来由。”

嫂赠趣诗

一个女人新出嫁,遭到小姑的欺侮。她便写了言诗给小姑:“小姑休把嫂来欺,阿嫂曾经做女儿。前船便是后船样,小姑也有嫁人时。”小姑读诗后满面羞惭。

要清凉伞

刘子仪时时盼望升官,却未能如愿,因此便托病休息在家。朋友、同僚都来探望病情,他答道:“虚热攻上身。”

当时石文定在座,风趣地接口应道:“只消服用清凉散(中药名,“散”谐音“伞”)病就好了。”原来官职做到知府(正五品),才有资格取用凉伞。

茶酒争高

茶对酒说:“战退睡魔功不少,助成吟兴更堪夸。亡家败国皆因酒,待客如何只饮茶?”

酒反驳说:“瑶台紫府荐琼浆,息论和亲意味长,祭祀筵宾先用我,何曾说着淡黄汤(茶水)?”

争论不休之际,水出来劝解说:“汲井烹茶归石鼎,引泉酿酒注银瓶;两家且莫争闲气,无我调和总不成。”

和尚嫁祸

某富户居寺庙旁,有个和尚夜间翻墙进富家,刚动手行窃,就被发觉。主家追奔出来,

那和尚怕得要命,逃走时跌倒在烂泥中,弄得满头是泥。和尚急急爬起,怕被主人家看出是光脑袋的和尚作案,急忙用拳头上的烂泥印在头上,捏出一只道士所戴的帽子形状,自言自语:“赖道士所作罢!”

南风先生

有个财主吝啬得出奇,儿子大了,想请个先生,招聘条件是不吃不喝的才要。一人向他推荐:“有位先生不用饮食,只吃南风一味。”

财主听了,赶紧跟老婆商量,老婆想了想,连忙摇头说:

“要是哪一天刮北风,你拿什么东西给他吃呢?”

管厕贪吏

有个贪婪的吏人,见物就捞,没有人不受他害的。

有个朋友半开玩笑半挖苦地说:“我看只有让你管厕所,你才没有什么东西拿了。”

这贪吏说:“如果让我管厕所,想去厕所的,我不许他去,不想去厕所的,我偏逼着他去。这样一来,何愁无人给我送钱呢?”

衣食父母

有个县官上任,百姓前来告状。县官高兴地放下判案的朱笔,走下厅堂向告状者深深拱手鞠躬。差役诧异地问道:“他不过是你县太爷治下的百姓,有冤来告状,盼您为他作主,

为什么老爷反倒这么尊敬他?”

县官说:“你不知道,来告状的,便是我的衣食父母,怎能不敬重他呢?”

贪吏发誓

一个吏人因为贪污而坐牢,后来遇上大赦才得以释放。于是他发誓说:“以后再接受人家财物,叫我手上生恶疮。”

不久,有个人来打官司,送给他钱财,想把官司打赢。贪吏想到发过的誓,不敢用手去接钱。想了一会儿说:“你既然这样热心,那么暂且将钱放进我的靴筒里吧!”

拣瘦者医

庸医用错药,医死病人。病家大怒,定要医生及其妻子、儿子全家唱着挽歌抬灵柩出殡方肯罢休,庸医只得照办。

出葬时,他唱道:“祖公三代做太医,呵呵咳!”

妻子接着唱:“丈夫做事连累妻,呵呵咳!”

幼子人小,只觉得肩头沉重,便唱道:“无奈亡灵十分重,呵呵咳!”

长子怨气满肚,唱道:“此后只拣瘦的医,呵呵咳!”

服渣相见

某庸医药死了病者,主家把他锁系廊下,准备绑送官府。

死者的弟弟十分悲痛。哀哭道:“我哥我哥,如何再得相见呀?”

庸医应声说:“若要相见,容易得很。”

问怎样相见,庸医说:“你哥所服的药渣还在不在?你再服一帖,即能在阴府相见。”

医仆应对

庸医屡次伤害病人,其仆从开始厌恶起主人来,于是只顾玩耍不听使令。医生责骂道:

“我教你死!我教你死!”

仆人轻松一笑道:“不轻易吃你药,怎会随便死去?”

庸医应对

有个庸医医死了人,被绑拿到官府,庸医抵赖,诈称是个儒生。

县官说:“既是儒生,请对上两对子。”庸医无奈,只得连连说好。

县官道:“银顶三檐伞。”对道:“金丝万应膏。”官家已听出苗头,接着说:“李千株桃万株,遇景而开。”庸医想了半天,最后答道:“姜两片枣三枚,带温而服。”

县官已清楚这人的职业,乐得笑出了声,大声说:“胡说胡说!”庸医赶紧抢过话头说:“只因服得太多,所以病热狂言。”

浅针低唱

某针灸医生,因扎针太深,病人被扎死。主家愤怒地逼令医生全家抬棺送葬,并一路高唱挽歌,以此侮辱医者。

庸医对妻说:“你可低低唱,免得使我羞辱难过。”

妻子怨声答道:“既要低低唱,当初何不浅浅针。”

诗僧咏伞

吴下棋僧人善诗。一次,无辜受牵累遭诉讼。僧人连连喊冤,说明自己平日不问它事,

只喜作诗。

县官就指着厅中一伞令赋诗,僧人信口答道:“万骨攒来一柄收,行藏长得近诸侯。轻轻撑向马前去,真个有天无日头。”

僧人不语

有个僧人号“不语禅”,见识甚少,平日全凭二侍者代他答问。

一日,侍者外出,碰巧有个游方和尚来参拜并请教。问:“不语禅,何为佛?”不语禅哪里能答,一会儿东看看,一会儿西看看。又问:“何为法?”不语禅不语,看上看下。又问:

“何为僧?”不语禅无奈,就闭眼不答。再问:“何为加持?”不语禅急得伸出两手来了。

游僧满意地走了,路遇侍者,就告诉他们说:“我去见过长老了,问他佛,禅师东顾西顾,意思是人有东西,佛无南北也;我问法,禅师看上看下,意思为法平等,没有高下;我问僧,他闭上眼睛,告诉我:向云深处卧,便是一高僧;再问加持,他伸手出来,意谓接引众生。这大师真可称是明心见性啊!”

侍者回到寺庙,不语禅大骂道:“你们哪里去了?也不来帮我。他问佛,教我东看你不见,西看你又不见;他又问法,教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又问僧,我无奈,只好作假睡;

他又问加持,我自愧诸事不知,还做什么长老,不如伸手沿门去叫化也罢了。”

僧鸟相对

东坡与佛印老僧嬉谈。东坡戏说:“古人常以僧对鸟,如: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

佛印老僧诙谐一笑,说:“今老僧对相公,相公即鸟也。”

书符驱蚊

某道士自称能写书符驱蚊,有人就拿了钱去请符,结果,蚊为害如旧。这人就质问道士,道士问:“你把符贴在什么地方?”

答:“贴在壁上。”

道士责怪说:“我说怎么不灵呢!你必须把符贴在帐帷上方才会有效果呀。”

买猪千口

某县官写字太潦草,总是信手舞来。一次准备宴请客人,就写了清单派吏役去买菜,其中“猪舌”的“舌”字写得很长,吏役以为是买猪千口。到市场去后,哪里有这许多?便遍乡寻买,也只是买到500口,只得硬着头皮回去禀报。县官大笑说:“我让买猪舌,怎么弄成买猪千口啊?”

各挑行李

兄弟三人外出经商,投宿客店。买来一条鱼,烧好后放在桌上。老大唱《驻云飞》中的一句:“这个鱼儿,我要中间一段儿。”

老二接唱道:“我要头和尾,谁敢来争嘴。”

三弟说“汤儿是我的。”

仆人开始还想等着沾些鱼味儿,听这一说,急跨步上前,作揖唱道:“告君知,明日启程,各自挑行李,那时节辛勤怨得谁,那时节勤怨得谁!”

老人妄语

太上老君说:“诵经千遍,身腾紫云。”某道士十分相信此说,就也诵起经来,诵至999遍,开始沐浴,告别亲友,登上高台,等候腾云。当他虔诚地诵完第1000遍后,合上双眼,分分秒秒地等盼着身子腾起来,哪知到天黑也未能抬起半寸身子。道士指着太上老君的塑像慨叹说:“谁知你这等老大年纪也会说谎。”

嘲发酒疯

一只老鼠躲在油房里,一只老鼠藏在酒房里,二鼠经常来去,互食所有。

某次,酒鼠吃完油,就邀请油鼠到酒房吃酒,并以口衔其尾,垂吊着偷吃。油鼠吃得很快乐,连连对酒鼠说:“好酒!

好酒!”

酒鼠客气,应声回道:“不敢!不敢!”哪知刚一开口,油鼠就跌入酒缸内了,翻滚多时爬不起。

酒鼠长叹一声,说:“你少饮些不就得么,如何要吃到这般发酒疯!”

怎敢吃它

某人经商外归,谈说江湖之事道:“过了黄牛峡,那蚊虫大得像鸭子,这还不稀奇,待过了铁牛河,那蚊虫更大,大得只只像肥鹅。”

商人妻子听了连连怪丈夫说:“你何不带些回来煮了吃?”

商人答:“那蚊虫没有来吃我已算幸运极了,我怎敢想去吃它?”

谐音救人

某贵官请宴。厨子因所煎的饼子夹生,被贵官打入狱中。

隔日,贵官重新办酒设宴。有两人想救厨子,一人扮作算命先生,另一人扮作老人请算八字,在酒席旁算命。

算命先生:“尊老庚甲为哪一年?”

老人故意大声说:“丙子生。”

算命先生连连大声惊叫:“不好不好。”

老人装作不乐,问:“才说一个年头,又无时日,怎么就已说不好?”

算命先生说:“昨日甲子生的还在狱中未放,何况你是丙子生(谐音“饼子生”)的?”

坐客都大笑起来。贵官领悟其意,于是释放了厨子。

笋壳脸儿

医师跟卜士常常在酒楼喝酒,一人老是撞去白吃一番,医师、卜士都恨透了他。

一次,医师与卜士喝得正欢,这人又撞来了,坐下便喝。医师存心讥笑这人一番,便说:“咱们各出一令。”接着先说:

“天有天南星,地有地骨皮,廿四味流气饮,要加也得,要减也得。”

卜士说:“天有天文,地有地理,二十四百中,三命也通,五星也通。”

吃白食者毫不示弱,跟下来就说:“天不生无禄之人,地不出无名之草,二十四层笋壳脸儿,剥了一层又一层。”

戏子嘲官

有个勋臣总督团营时,私自遣官兵为自己造私房。两戏子知道后,就扮作儒生,嘲讽此事。一个先高声咏诗说:“六千兵散楚歌声。”另一个也高声咏诗说:“八千兵散楚歌声。”

两人为六千、八千争辩起来,谁也不肯服输,最后慢慢解释说:“你们都不知,那二千不都在家盖房吗?哪在营里!”

右军之后

会稽(今浙江绍兴)有个姓王的人,家族本来很寒微,他却好夸诩,每当到外地去,总在人前夸耀说:“我是王羲之的后代。”

别人听了说:“可敬可敬,你如不说出来,我们还真不知你就是右军(王羲之因官至右军将军,故称王右军)之后呵!”

姓王的一听怕极了,恐军籍牵累,忙连声说:“军是别户,军是别户!”

有钱村牛

春秋时,鲁地西部有只麒麟出现,当地人不懂这是吉祥物,就合围击杀了它。孔子听说后,赶去察看,痛哭不止。

弟子们恐老师悲伤过度,就用铜钱串织后披在牛身上,对孔子说:“麒麟还在,一点也没有受伤。”

孔子擦干眼泪一看,叹息说:“此物也算吉祥的象征吗?

它不过是一只有钱的村牛罢了,

肉沉碗底

某人性悭吝,而且很容易发怒。一天,买回四两肉,妻子做好后油脂浮在上面,肉都沉到下面。这人回家一看,以为妻子吃掉了肉,指着妻子骂道:“我与你前世冤家,只有分离才行了!”等到筷子一捞,只见肉都在碗底,这人又大笑起,抚着妻子的背说:“我与你是500年前结合的夫妻,太好了!”

假假真真

一个人挖了水塘养鱼,怕鸟儿偷吃鱼苗,便做了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稻草人放在塘中。鸟儿知道不是真人,衔吃鱼苗后,在稻草人头上飞来飞去,叫道:“假假假。”主人便拿掉草人自己戴斗笠穿蓑衣,站立在塘中。鸟儿还当是假人,又飞来偷吃鱼苗。主人很快捉住了它们,大笑道:“你们天天叫假,今天却撞着真的了!”

识字苦恼

梅询担任翰林学士。一天,诏书很多,他构思很苦,便走出书房,在庭院散心,忽然看见一个老卫兵,睡在太阳底下,四肢舒展很是舒服。

梅询羡慕地说:“多畅快啊!”又问他:“你识字吗?”

回答道:“不识字。”

梅询长叹一声,说:“更快活了!”

诗送小偷

吴中(今苏州)有个老儒生叫沈文卿,家里很清寒。一天,他专心读书至半夜,忽而瞥见小偷进屋偷东西,又没偷到什么,就慢吞吞招呼道:“承蒙光临,送你一首诗怎么样?”

于是朗诵道:“风寒月黑夜迢迢,辜负君来此一遭。只有古书三四束,也堪将去教儿曹(子女幼辈们)。”小偷听了,含笑离去。

装假招灾

东城有个人家境贫困,可是偏喜穿华丽的衣服,吃精美的饭菜,还要向人夸耀自己家境的厚实。小偷们都认为他是富翁,就将他箱囊里的东西全部偷光。于是,他陷入赤贫而不能自拔。

西邻有个人很是富裕,一次携带了重金,跟别人同乘一条船出行,而假装穷苦人的样子。船到中流忽然碰到风浪的袭击,船老大认为他是穷人便不去救援他。

唉!冒充富人诱惑了小偷,装作贫苦招惹了灾祸,这都是自己害自己,弄虚作假的危害确是很大啊!

讥刺道士

有个工匠,很懂得一点经书的道理,有些文才。一天,道观请他去做工,他自称儒匠。

道士说:“你既然自称儒匠,那么弄一副对联让你对对怎么样?”

工匠说:“好。”

道士说:“匠名儒名:君子儒,小人儒?”

工匠应声对道:“人号道人:饿鬼道,畜牲道?”

没有运气

过去,一个乡下先生参加科举考试,考题是《明月》。那先生即吟诗一首:“团团离海角,渐渐出云衢;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考官说:“意思很好,可就是没韵。”

乡下先生回答道:“就是因为没运(运气的“运”与“韵”谐音),才只能教书;倘若有运,早就做官了。”

刀锯和尚

有个和尚劝诫人们:“只要慷慨接济寺庙,敬奉佛祖,死后就能免遭打入地狱和刀砍锯断的灾祸。”

不久,那和尚与施主一齐死去。和尚由于罪孽深重,在阴间遭受了刀砍锯断的刑罚。

施主便问他是什么原故,和尚辩解道:“你不知内里情由,阎罗王见人世间寺庙废坏、

和尚稀少,要将我们一个和尚锯开派两个和尚的用场啊。”

吃掉客人

神仙孙真人派遣自己的随从老虎,邀请客人赴宴。老虎遵令而去,客人们应邀上路,可是到了半路,老虎饥饿难忍,就把客人统统吃了。孙真人怒气冲天,责骂道:“畜牲!你原来不会请人,只会吃人!”

只会改诗

一天,一个读书人吟诗道:“风吹柳线千条绿,日照桃花万点红。”

旁人评论道:“这诗意境不好,我如为你修改一定会好。”

读书人说:“老兄如果能够改诗,那就请您再做一首。”

那人说:“做诗的人不会修改,修改的人不会做诗。”

两鱼斗嘴

一次,鲤鱼和鲇鱼斗起嘴来,互比高低。

鲤鱼说:“你有啥希奇,我如果有朝一日有所变化,便能飞上天去。我是啊——‘眼里有金星,身上有金鳞。桃花春浪暖,一跳过龙门!’”

鲇鱼说:“你不要自以为了不起,听着,我是啊——眼里也无星,身上也无鳞。一张大阔口,常会吃别人!”

傻瓜吃柿

一个傻瓜带了妻子去拜见岳父。岳父设家宴款待。桌上放着一盘生柿子。傻子拿了连皮就吃。

妻子在里屋看见了,又是埋怨又是叹气,说:“苦啊,苦啊!(含意是我的命苦啊,嫁了这么个人!)”

傻子在外面听见了,应声说:“这柿子苦倒不苦,只是有些儿涩。”

拿了瓶吃

有个酒鬼到京城经商。一天,忽然碰见老友,高兴地说:“走,到您府上叙叙。我现在口干又心烦,可否借一杯酒喝喝?”

老友是个小气鬼,说:“我家离这儿不近,不敢劳烦你走这么远的路。”

酒鬼说:“估计最多不过二、三十里吧,不要紧。”

老友说:“我那屋子很狭小,恐怕要沾辱你大驾。”

酒鬼说:“不要紧,不要紧,只要能勉强进去就行。”

老友说:“我家没有酒杯、盆碟,怎么办?”

酒鬼说:“我和你是知己朋友,不在乎什么礼节不礼节,拿着瓶子吃也好嘛!”

说谎大王

甲乙两个亲家都极爱面子。甲到乙家作客,乙炫耀自己的宝物:“你家有没有?”

甲说:“这些都是死宝,有啥值得羡慕?我家有两件活宝:

仙鹤和海马。”

乙说:“我想看看,可以吗?”

甲说:“当然可以。”

甲吹了大牛回家后十分担忧。儿子说:“父亲放心,我来对付。”

两天后,儿子拿了件“神袍”给父亲穿上,叫他坐在厅堂正中。一会儿,乙来了,问甲的儿子道:“你父亲呢?”

答:“家父有事外出了。”

乙说:“你父亲约我来看海马和仙鹤的。”

答:“啊,海马被龙王借去游海,仙鹤被神仙乘去赴蟠桃会了。”

乙问:“厅堂中央坐的是什么神仙?”

答:“我家的说谎大王。”

讥怕老婆

有个知县,最怕老婆。一天坐在公堂上办公,忽听得后院喧闹,便叫差役去查看。差役回来禀报:“老爷,是兵房吏夫妻打架。”

知县咬牙大怒道:“哼,哼,如果是我,如果是我——”

谁知夫人在后堂听得分明,高声喝道:“如果是你怎么样?”

知县惊慌地答道:“如果是我,马上就跪地求饶,看她怎么还下得了手?”

富人贼形

从前有个不太识字的人外出经商。

一天,乘的船停泊在寺边,他和朋友一起上岸游寺。见墙壁上写着“江心贼”三字,商人便急忙出寺庙呼唤船夫:“快开船,此处有江心贼,不能久停。”话未说完就下了船。

朋友追上他劝道:“不要慌,上面写的是‘赋’,不是‘贼’。”

商人连连摇头说:“你说‘富’就算是‘富’吧,他总是带着‘贼’形!”

书呆子气

一个秀才在清明、端阳节日都没向学官奉送节仪,直到七夕他才送去,礼物很是丰盛。

学官问:“你前两节为啥不送,这节又送得这么多?”

秀才说:“这一节(双关义),是总结上文两节(双关义)的意思。”

怎敢空扰

一天,苏东坡同黄山谷住宿在金山寺里。两人做面饼吃,商议道:“今天做饼,不要让佛印知道。”

饼烧熟后,点清了数目,便供献到观音菩萨座前香案上,恭恭敬敬顶礼膜拜,暗暗祷告:“愿自己寿比彭祖,富如陶朱。”

谁知佛印预先藏在神帐里,偷去了两只饼。苏东坡跪拜完毕,站起来一看,不见了两只饼,又跪倒祷告:“观音娘娘如此神通广大,吃去两只饼,为什么不出来面见我们?”

佛印在帐里嗲声答道:“我如有面粉,就搭在你们一道做几块饼吃,怎敢腾空来打扰呢?”

一代明君成昏君,被电视剧丑化的历史人物不止纣王,还有他们
icon

OKX欧易APP,比特币,以太坊交易所

全球顶尖交易所,注册即领最高¥1000元数字盲盒

APP下载   官网注册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