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算命算的准怎么称赞,以及心理学家是怎么评论算命先生的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心理学家是怎么评论算命先生的算命先生说的话真的准确吗你如何看待算命这种事情为你找的,满意不?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着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其实呢,算命先生说的话,很多人都会觉得是迷信。而且那现在又提倡科学,大家都不想相信这个迷信。但是呢我觉得对这个迷信来说,我们还是要相信那么一点的。因为像这种东西,我觉得还是很神秘很神奇了。而且人家说过一句话,对于迷信,你可以不信,但是你不可以亵渎。
不过呢关键还要看那个算命先生到底是不是真的算命先生。有一些算命先生其实就是神棍,只是来骗钱了。那么我觉得像这种算命先生真的就不要相信他的话了,他说的话怎么可能会准确嘛。像这种神棍呢,他其实主要是依靠蒙的。那么你想啊他蒙的东西都可能有一些是对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件事都是准确的。那么你就不要相信这种神棍的算命先生了。
但是如果是有一些真本事的算命先生的话,觉得他的话还是要听一下,他的话应该是挺准的。反正如果是我的话,我遇见一个真本事的算命先生,那么我就会听他的话,你也会发现其实他说的话真的是很准确的。
我的一位长辈,在早年间事业不顺,无论自己如何拼搏、付出,始终难以出头,还屡遭打压。
常年郁郁不得志之下,他寻到了坊间传闻非常神算的一位相命先生。
相命先生说:“小人当道,你难翻身。命本该然,切莫挣扎。让你做小,你便伏低;胆敢抬头,必遭横祸。”
长辈问:“难道就没有翻身之日了?”
相命先生说:“我掐指一算,你到46岁时,便会时来运转。只等时候一到,飞机、坦克、大炮,统统挡不住你升官发财的鸿运。”
长辈听完,心里顿时觉得豁然开朗,“原来命里该有这么一劫,那我也不必再作无谓的抵抗了!反正就踏实等着46岁的到来吧……”
于是不再每日忧心烦恼,该吃吃,该睡睡——你猜怎么着?到了46岁那年,果然青云直上,飞黄腾达。
实际上,算命的核心是算法,然而求助于算命的人,大多类似长辈都是迷失自我的人,处于情绪低落、失意的状态,对生活丧失了控制感,安全感也受到了影响,心理依赖性增加,算命在几千年中不可避免的承担心理咨询师的角色。
算命≠心理学;心理学≠算命
其实,算命只是运用心理学中一部分内容做推演,断章取义,没有科学依据,只是利用人性的弱点为自己谋利。
比如神算的相命先生告诉长辈,你早年间的事业不顺,是命该如此,人怎么同命斗?何必苦苦经营?倒不如接受命运的安排,消解了自己内心的不甘,坦然应对,顺势而为。
这不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接纳”么!
心理学上认为,一个心智健全(full function)的人,可以认可并接受自己人生状态中的好或坏,不加评判地活在当下。
接着,一个人为什么会焦虑?
往往是因为过去的负面事件(或是对未来的负面预期)而过度分心。而算命则将其变成了外归因——“我是好牛逼一男的,就是时运不济”)。
同时,“接纳”不代表放弃应对,接纳的目的在于改变。如果真正能做到自我接纳,那可能改变就已经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因为你已经逐渐向着罗杰斯眼中的“心智健全的人”靠近了。
有时候,让你自己试着接纳,要用自己去说服自己,是很难的。必须得找一个更高级别的存在来逼着你说服自己,才管用。
这个更高级别的存在,就是“命运”,或者“神灵”。
那有人可能要问了,接纳是接纳了,可以说是很坦然的接纳了,但这位长辈在46岁时果然飞黄腾达了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心理学中一个很常见的概念——皮格马利翁效应,又被称为自证预言,是指人会不自觉地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
自证预言的经典实验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就是一帮心理学家跑到学校里,对几位老师说:我发现贵校有这么几个孩子,是不可多得的天选之才!同时你们几个也是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好老师,现在希望由你们来强将带强兵!
结果怎么着——果然这几个学生在后来的考试中脱颖而出
但真相是啥呢?这几个学生和这几个老师都是心理学家闭着眼睛瞎选的。
那为什么会出现自证预言呢?
因为人并非完全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而是会根据个人期望主动作出相应反应,使期望得以实现。你的信念越坚定,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当我坚信我46岁会飞黄腾达时,便会不自觉地留意并强化符合这一预期的正面信息,而这些正面信息又促使我越来越乐观和自信,从而诱发更多正面信息,长此以往,良性循环,心态、行为上也变得越发积极向上——想想老子都是“即将走上人生巅峰的人”了,那还不是走路带风,霸气侧漏啊,结果大大提升成功机会。
再比如民间遇到“鬼上身”“动物附体”这类事情,很多老百姓就喜欢请“跳大神”的来跳一跳。
这些情况其实就是癔症,又称分离转换性障碍,经常是由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心理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引起的精神障碍。
比如婆婆苛待儿媳妇,突然有一天儿媳妇就被死去的亲家母“附身”了,警告婆婆“不许再虐待我女儿,不然我天天上来找你”。吓得婆婆从此不敢欺负儿媳妇,诸如此类。
这个时候,跳大神的充当的就是野生“心理医生”的作用(我真不是在黑心理医生)。
得癔症的人,往往是平日里得不到关心,缺乏信心,容易受暗示的那种人。那么在家人的关注、跳大神的宽慰之下,患者首先得到了关心;又一通“布阵做法”,就加强了患者治愈的信心;然后又以“神灵之力”给予患者心理暗示,这一套流程下来,和心理治疗正好不谋而合……
总结来讲,所谓算命“很准”的原因很简单,翻来覆去只有四条:
①.“不准的你都记不住,猜对的却被人反复传颂”,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幸存者偏差”。
②.预言的事情模棱两可或者还有很久才兑现,总之你不能说他错,即“不可证伪”。
比如“你只要这个月喝足够多的水就能转运”,结果你拼命喝水但是这个月几乎没有好事发生。那么好的,说明你喝的水还不够多。
总之这句话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究竟什么是“足够多”,这就是“不可证伪”。
还有一种不可证伪是预言内容非常久远,远到短期内都无法验证的所谓结果。比如“你日后一定会飞黄腾达”,那么什么是以后呢?10年算不算?30年算不算?总之最后不了了之。风水师该收的钱早就收完走人了。
③.模棱两可、言之无物的话反而容易让你觉得切中要害,学界称其为“巴纳姆效应”
④.鼓励你的话让你更加有信心,于是做得更好。打击你的评论让你容易颓废和失败,这就是反馈系统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那人为什么总想算命呢?
排在首位的当然是好奇心。
其次,逃避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对很多人来说,“未知的结果”比“坏的结果”更可怕。比如,等待面试结果或看病的诊断报告。未知的、不在自己控制中的情景使人坐立难安,我们会希望尽快从不确定里解脱。
接着暗含着第二种心理:为了逃避决策疲劳,而选择便捷的“算命”。
心理学家指出,在现实中,过多的选择也会给人们造成巨大的思想负担,需要耗费人们更多的精力和脑力去计较和权衡,不必多久,人们就会感受到过高负担所带来的疲劳感,这被称作为“决策疲劳”。
最后,第三种心理:害怕承担责任,而宁愿放弃自由人们常常说“自由”是珍贵美好的,但自由也是人生的一种重负。
比如一个人在毕业时放弃在本专业领域找工作,而去新的行业里拼搏努力,如果之后失败了,他无法责怪别人。所以,自由意味着责任。
有些人害怕自己为重大的人生问题做选择,是因为他们不愿面对可能出现的负面结果。于是,他们放弃手中的选择权,将之交付给“命运”。
即便这个选择最后带来的是失败,他们也不用自责,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命”,是自己无法改变的事实。
比起可能的失败,他们更害怕的是在自主选择之后面对自己的虚弱和无力。
其实,算命准与不准,不在算命先生,在于我们心中的分别啊!
关于算命算的准怎么称赞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